王清波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15年11月12日起发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信息:2015年版人民币100元纸币在保持原纸币规格、主图案、主色调、“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国徽、盲文和汉语拼音行名、民族文字等不变的前提下,对部分图案做了适当调整,对整体防伪性进行了提升。
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发行迄今已10年,在这10年间,现金流通方式和金融机构对钞票的处理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金类自助设备也呈蓬勃发展态势,对人民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技术来伪造人民币,给公众识别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为了更好地保护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国家也需要不断提高钞票的防伪技术和印刷质量,保持人民币防伪技术的领先地位,因此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在保持规格、主图案、主色调等与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不变的前提下,对票面图案、防伪特征及布局进行了调整,提高了自助设备对其的识别性能,先进的公众防伪技术的使用也使普通老百姓更易于识别真伪。
作为普通老百姓,面对新版人民币的印发,就有一种担心:是不是意味着“印钞机”又一次进入了繁忙时期?是否意味着央行又一次大规模货币投放的开始?会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央行在宏观层面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的三种主要手段:一是公开市场操作,即由央行在货币资本市场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从而减少或增加货币流通量;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也就是通过对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减少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三是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可以把手中的未到期有价证券拿到中央银行去贴现,如果再贴现利率降低,商业银行就会拿出更多的有价证券区贴现,这样流通中的货币就会增加,反之则相反。现金投放对整个货币供应量来讲所占比例很小,相较于上述三种调节货币流通量的手段,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印钱”导致通货膨胀只是一种基于表象的比喻。此次新币发行替换旧币,不会直接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增发,钞票本来在正常流通过程中会有损耗,央行为了保证人民币票面整洁,平时也在持续地投放新币、回收销毁破损的旧币,需要不断补充新钞;即使此次不发行2015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新币,也会继续印发原2005版100元纸币。因此,发行新版钞票与增加货币发行量是没有联系的,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作者单位:武安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