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怀
南下好干部 鸡泽酒鼻祖——胡光志
邯郸市行政区划调整
邯郸: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城市
历史上的京津冀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下好干部 鸡泽酒鼻祖——胡光志

 

                          网信鸡泽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提起五粮酒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距四川近2000公里的河北省鸡泽县,五粮酒也久负盛名。鸡泽五粮酒和四川五粮液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宜山宜水宜宾客。中国著名酒都、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分外美丽。去年金秋季节,我们拜访了坐落于宜宾城区的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气势恢宏的“鹏程广场”,美丽幽雅的“酒圣山”等匠心独运、精巧美妙的五粮液特色景观,错落有致、整洁美观的生产厂房,令我们震撼、赞叹。

  在弥漫着沉沉花香与馥郁酒香的厂区,我们和胡老的老同事、孩子们一起,近距离追溯了来自鸡泽籍的好厂长胡光志,追思他抗日救国、南下入川、心系家乡的光辉事迹。

南下入川

  胡会昌1916年8月9日诞生于鸡泽县小寨镇西慕堡村,兄妹6人,他是长子。1937年2月,胡会昌参加了革命。为表明志在光明,胡会昌改名胡光志。

  1937年2月至1949年4月,胡光志在永年县永北支队任班长、排长,河北基干团任连长,新兵营任营长,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淮海战役中立功两次,受嘉奖4次。

  1945年11月,胡光志所在部队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2纵队,1947年6月底,第2纵队归晋冀鲁豫野战军建制,随刘邓大军主力参加鲁西南战役,沿陇海路南下,向大别山进军。

  1949年2月,第2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建制。淮海战役过后,胡光志所在的28师承担保证主力渡江作战的任务。

  渡江战役后,经休整、补充,8月下旬,第10军由安庆地区出发,经河南、湖北、湖南,向贵州、四川挺进,解放大西南。10月初攻占黔北重镇遵义。随后奔袭川南,强渡长江,西渡岷江,解放川黔两省的凤凰、自贡、内江等29座县城。

  此时胡光志担任28师83团政治处民运股长,在内江县部队整编分流,胡光志留守江安县,首要任务就是征粮剿匪。经过六个月清剿,胡光志所在的83团二营在地方武装配合下,100人以上大战斗49次,100人以下小战斗70多次,毙伤匪800人,俘匪1800多人,土匪自新2500多人,惩办了一批匪首和骨干,取得征粮剿匪的全面胜利。

  在和地方武装长期接触中,胡光志认识了妻子刘慈贤,当时刘慈贤是县妇联主任,腰扎战带,手握盒子枪,英姿飒爽。年近40的胡光志尚未结婚,刘慈贤也是单身,时任江安县委书记亲自出面保媒。1950年,两人喜结连理,婚后育有5男2女。

酒厂厂长

  匪患渐除,胡光志职务悄然改变。他先后任江安县武装部长、宜宾县第8区书记,1953年5月至1954年8月在宜宾专区工农干校学习,毕业后任宜宾专区专卖公司经理。昔日战斗英雄变身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家里手,并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2年,在前期扶持、组织8家糟坊基础上,国家又接纳了另外几家糟坊,成立“国营二十四酒厂”,1953年扩建为“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主打产品就是五粮液。1957年,宜宾专区贸易、酒类、盐业、蔬菜4个公司合并为宜宾地区副食品供应组,宜宾酒厂从酒类专卖公司中独立出来,自负盈亏。1959年宜宾酒厂改名为四川省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1964年改名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胡光志担任书记兼厂长。从1957年到1981年,胡光志担任厂长达24年之久;1981年到1986年,担任顾问——29年间他经历了酒厂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20年军旅生涯,胡光志形成了严谨认真的工作风格。一进厂,他就投身到生产研究中,向老工人学经验,全面了解生产工艺,使酒品质量、产量稳步提高。1963年全国评酒会上,专家们给予五粮液极高评价,也使五粮液力压群雄,以第一名的成绩一举夺得国家名酒金质奖章。

  1958年“大跃进”时,有人提出降成本、提产量,办法是调整原料配比。胡光志坚决不同意这样做,坚持先做实验,成功后再调配方。上级对酒厂不执行命令多次提出批评,批胡光志过于保守。胡光志不为所动,坚守古方,确保了五粮液的独特味道。同年,国家拨款,在胡光志主持下,兴建金沙江南岸生产车间。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开始,粮食紧张,上级要求酒厂停产,将原料作为口粮调拨出去。胡光志深知口粮重要,也知道需要连续生产,才能确保后期酒品质量。两难之下,他决定停下新车间酿酒,保留老厂区部分车间生产。直到1967年,新车间才正式投产,1976年投产完毕,使五粮液酒厂增加了年产740吨的生产能力,达到年产1141吨。

  2003年5月3日,胡光志因病逝世,享年86岁。五粮液集团召开隆重的追悼会,悼念这位为五粮液做出巨大贡献的退伍老兵和功绩卓越的厂长。

引酒回乡

  1973年,胡光志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鸡泽县,看到家乡经济还很落后,他决心发挥自己所长,为家乡尽绵薄之力。经过与家乡领导沟通和实地考察,他发现,鸡泽有酿酒基础:有小酒坊,有高品质水,是粮食主产区。他带来廖师傅、王师傅两名酿酒技师,帮助鸡泽县建酒厂。两年时间,从选址、备料到建造,从制曲到酿制、勾兑,他都亲力亲为,并让技术人员手把手地将技术传给县酒厂的干部职工。由于产品质量过硬,鸡泽五粮酒在1985年5月河北省轻工系统产品质量大赛中,获得“河北名酒”称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邯郸银行-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