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怀
南下好干部 鸡泽酒鼻祖——胡光志
邯郸市行政区划调整
邯郸: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城市
历史上的京津冀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10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上的京津冀一体化

 

                          老 牛

    说到直隶,自然会联想到河北。事实上,从明清设置直隶省以来,整个华北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直隶的管辖范围,不仅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还包括山东、河南的小部分地区。“河北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还是到了民国17年(1928年)。

  在清末,直隶总督都是位高权重、左右时局的大人物,比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直隶建省以来,治所几经变迁,清顺治五年(1648年)为直隶建省始,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为直隶省的第一个省会,康熙年间北迁至保定。以快马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从紫禁城发出的朝廷诏书,半天就能传达到保定,省府北迁无疑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民国时河北建省后,省会也几经变迁,保定、天津都曾做过河北省省会,北京也曾短暂做为河北省省会。

  今天的河北是全国曾经拥有“省会”最多的省份,除了石家庄、保定之外,张家口曾经是察哈尔省省会,承德则是热河省省会,只不过这两个省新中国成立后被撤消,降格后的两个“省会”及其部分辖区一起并入了河北。京津冀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家子。 不分你我的直隶省和顺天府 出了二环就进入了“河北”

  直隶省与顺天府,是如今历史剧里的高频词。直隶省,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整个省区都隶属于中央管辖。毕竟直隶的最核心区就是首都的所在,周边自然也是必须重视的地区。

  在明朝时中国有俩直隶,即北直隶和南直隶。北直隶的范围大概就是今天京津冀三个地方的合体,而南直隶则是今天安徽省和江苏省的合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明朝那两个都城——北京和南京分别位于两个直隶省的核心部位,再加上安徽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凤阳之所在,所以这些地方就全都成了大明帝国的核心区域。到了清朝,南京不再作为陪都,南直隶也被划分为两个省份,并用省内安庆、徽州、江宁(南京)、苏州四个城市的名字分别命名为安徽省和江苏省。

  北直隶设置为“省”始自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设置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办公场所选了三者交界地带——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读过《水浒传》的朋友都清楚,这个地方实际上是北宋时期的“北京”大名府。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为直隶巡抚,专门管辖直隶一省事务。两年后将办公地点搬迁到了真定府(今正定县),又过了一年再次迁回大名府。

  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迁驻保定。直到雍正二年(1724年)再次设置直隶总督,并形成定制。在直隶省内除了已经有的一些“府”(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一级行政单位外,清代在这里又设置了若干个和“府”平级的“直隶州”。这种行政建制介于今天的地级市和直辖市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力。其中遵化州和易州这两个直隶州为清东陵和清西陵所在地。古人“事死如事生”,特别讲究孝道。这陵寝重地,自然是不能疏忽,所以设置直隶州也是理所应当。顺天府衙门位于交道口附近东公街的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东城教师研修中心)。虽然顺天府下辖五州十九县,但是那会儿您只要出了北京城,也就是跨出如今的二环,直隶省就可以对您进行管理,因为您进了河北省。二环外虽属于顺天府地界,但直隶总督和顺天府尹都可以管,而二环里则是绝对的顺天府尹的地盘,直隶总督是插不上手的。二环里以京城中轴线为界,东面属于大兴县,治所在今天东城区大兴胡同。西边则属于宛平县,治所在今天西城区平安大街上的东官房附近。总督和府尹互相之间不存在谁管谁的问题,算是平级。那时候要是二环外出了点儿事儿,还得经常是两人坐下来一起解决。 北京天津保定铁三角 三座城市都做过河北省会

  1928年北伐战争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北伐军驱逐了占据北京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因为南京成为了全国的首都,北京改名为北平,改为“北平特别市”。同时被改名的还有直隶,首都都不在了,您还直什么隶啊,于是“河北”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行政区划的名称中。当时北平城里空闲出来的北洋时期的国务院办公场所——末代摄政王载沣的王府,正好就被新成立的河北省看中,省政府由原来的天津迁到了这里,京津冀三地在那时实现了彻底的“一体”。

  1930年,当时的“国府”出台了一个新政策,省会所在的城市必须是省辖市,于是北平就从原来院辖市(行政院辖市,相当于今天的直辖市)降格为省辖市。您要是手头能有一份当年的地图,翻开之后您真的会分不清是在北平还是在河北。大量的冠以“河北”的行政机构出现在了今天的二环里。

  当年年底,河北省会重新迁回了天津,北平再一次升格为院辖市。之后北京又分别在抗战胜利后和解放战争末期临时做过河北省会,但时间都不长,办公场所也从摄政王府搬迁到了铁狮子胡同的段执政府旧址。

  百年间保定和天津曾多次作为直隶省和河北省的省会。这是因为同治年间的一道圣旨——直隶总督同时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于是总督大人就开启了“候鸟办公模式”——冬季天津附近港口结冰返回保定办公;待到冰面融化可以通航,则回到天津办公。袁世凯在任期间每个月一半时间在保定,一半时间在天津,往返依靠火车,每次都由保定绕行北京再到天津。

  雍正元年(1723年),在保定设置直隶总督,除了管理直隶省的行政事务外,还涉及到了山东、河南诸省的军民政务。放在现在,相当于北京军区总司令加上河北省长再加上华北局大领导。从管辖范围上看,那就不只是京津冀一体化了,而是京津冀鲁豫五省一体化了。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3上一篇  
 
   
   
   

邯郸银行-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