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学徒”时光
小心手机“偷看”银行卡信息
寒门再难出贵子?
制度的力量
聪明不能挑战道德底线
共和国名片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0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和国名片

    绝品四珍之四——壹万圆“骆驼队”

    绝品四珍之三——伍佰圆“瞻德城”

 

                  ——第一套人民币介绍(下)

                          孟祥生

    伍佰圆“瞻德城”发行时间是1951年11月1日,此券位列第一套人民币第三位,为当时新疆地区发行的4种维文版票券(伍佰圆“瞻德城”、壹仟圆“马饮水”、伍仟圆“牧羊图”、壹万圆“骆驼队”)中第一大珍品。也是“绝品四珍”中币值最小的,相当于第二套人民币的五分钱。它的设计题材取自新疆的瞻德城,非常贴近当地文化。印刷工艺为胶印四色。防伪举措:票面左边草丛中从左到右,分别有“抗”、“美”、“援”、“朝”四个字,票面右下面额上花符中有一“中”字暗记,票背中央维文中有“500”数字,维文右侧有一“5”数字暗记。

    壹万圆“骆驼队”发行时间是1951年10月1日,排名“绝品四珍”之尾,票面主色为紫红色,其正面图案为行走在沙漠上的骆驼,背面为花符及维文行名和面值,浅蓝与红色相间,此币仅在新疆地区发行。印刷工艺为胶印五色。防伪措施: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壹万圆”和几何图形组成,暗记是背面维文行名右侧花符中有“民”字。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对清除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统一全国各解放区的货币,支持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和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对人民币的要求是“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跟着发行到哪里”,第一套人民币在面世初期就带有“战时货币”的性质。随着战争的胜利,人民币成功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和其他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但受当时各解放区的环境和解放初期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思想还不够统一,图案内容比较分散,既有反映工、农业生产的劳动场面,也有反映交通运输的情景,还有反映北京等地名胜古迹的……内容繁杂,主题思想不突出、不明确,钞票种类多、面额大小差别大。第一套人民币带有明显的战争时代色彩,印刷质量较为粗糙,印刷技术、工艺不统一,纸张易磨损。为了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钞票的印制、发行,以满足解放战争的需要,当时只得采取应急措施,新厂老厂一起上,新旧设备一起用。解放区共有21家新、老厂参与了印钞工作,主要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必然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差别明显。如:同一面值的人民币有不同的版别,数字、字轨、颜色不尽相同。

    第一套人民币多为无水印钞纸印制,因而,暗记和底纹成了其主要的防伪手段,暗记设计形式多样,有汉字、数字、英文字母,还有几何图形和网纹等。底纹一项也可谓丰富多彩,有行名底纹、线纹底纹、图形底纹等,还有的票券多种底纹并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套人民币诞生于建国前期,所以全套设计没有国徽图案,并且纪年方式有民国纪年和公历纪年两种。

    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至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只有6年多时间,流通时间非常短,且宣布收回后,仅100天就收回了98.1%的流通钱币,这是几套人民币中回收最快、最多的一次。建国初期生活十分艰苦,人们也没有收藏意识,所以很少有人有能力将其完整留存,再加上近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失、“文革动乱”时期的毁坏,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又较差,因此存世数量有限,特别是品相上佳的很少,能将之集全实属凤毛麟角。第一套人民币中不少珍品的观赏、纪念、珍藏、投资价值与日俱增,受到了海外币商和文物收藏家的特别青睐,因此在国内外掀起了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热潮,其价值节节上升。十二珍品中有“票胆”收藏价值的壹万圆“牧马图”,品相在九品以上的在2013年上海收藏拍卖会上,成交价单张都超过了百万元人民币。

    (作者为邯郸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协常委)

 
3上一篇  
 
   
   
   

邯郸银行-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