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学徒”时光
小心手机“偷看”银行卡信息
寒门再难出贵子?
制度的力量
聪明不能挑战道德底线
共和国名片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0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聪明不能挑战道德底线

 

                          王  洛

    十几年前,有一个小女孩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她发现当地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她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凭着自己的聪明劲,精确地估算出逃票而被查到的概率仅为3‱。她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沾沾自喜,从此之后便经常逃票上车。她还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自己还是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

    4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她充满信心,她开始频频进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这些公司都先是热情有加,然而数日之后却又都婉言相拒。一次次的失败使她愤怒,她认为一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外国人。最后一次,她冲进了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经理给出一个不予录用她的合理理由。然而,结局却是她始料不及的。

    下面的一段对话很令人深思。

    “女士,我们并不是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你一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都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看,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

    “那为什么不收天下英才为贵公司所用?”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3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我不否认这个。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多次在学报上发表过论文的人才?”

    “小事?我们并不这么认为。我们注意到,你第一次逃票是在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有零钱。”

    “不、不,女士。我不同意你这种解释,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你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

    “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吗那么认真?以后改还不行吗?”

    “不、不,女士。此事证明了两点。第一,你不尊重规则。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第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用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时,她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然而,更让她产生一语惊心之感的,是对方最后提到的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你的聪明不能挑战道德的底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  
 
   
   
   

邯郸银行-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