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怎样写文章
祝邯郸银行报越办越好
对《春秋》“漏记”日食原因的计量分析
我与邯郸银行报的情结
服务热情 信誉第一
让青春在抗疫中闪耀
“发光的青春
英 雄
热爱生活,努力工作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2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少奇怎样写文章

 

                     刘荣刚
  适应时代需要和实践要求
  刘少奇一生,撰写了大量文章,如《工会工作中的两个问题》《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等。这些文章,多与刘少奇的经历和实践相联系。这些文章,有刘少奇自己撰写、以笔名或化名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有在一些场合的讲话或演讲、经整理修改后形成的文章,有在各种会议上所作的报告等。
刘少奇撰写的文章,多是根据时代和形势需要,带有时代的痕迹和实践的特点。后来,他对自己早期文章作过评价。1961年,刘少奇审看《刘少奇选集》初选目录时,认为一些文章如不作较大修改难以出版,提出不希望编辑自己的选集。这体现了刘少奇的自谦,也反映了他的文章特点。
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
 1964年,他在同有关同志交谈时说,接近群众,写东西,应该好好工作,更好地钻马克思主义,钻实际。所谓理论联系实际,最后都落到群众工作上,带领群众前进。这是刘少奇超乎常人的意志和忍辱负重的精神写照,也是他的文章具有坚持真理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特点的原因所在。
  刘少奇知道,很多党员都有一个大的弱点,就是在思想上的准备、理论上的修养是不够的,是比较幼稚的。因此,提出要加强党内的理论学习。刘少奇撰写的文章,特别重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方针政策,然后再放到群众中去实行。
  刘少奇撰写的文章,很多观点来自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比如,1962年他在七千人大会的报告中,针对当时党风方面存在的不良风气,讲了“吃亏、占便宜”的问题。他说:“那些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的老实人,虽然在某些时候可能吃点亏,但是,最后是决不会吃亏的,他们一定会取得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最大的信任。”这个问题,他多次讲、反复讲,既是个人实践的总结,也是一生实践的体现。
  深入调查研究
  1961年,他在湖南调研时同中央工作组同志谈话说,调查,要有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调查,不是为调查而调查。作调查是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中又进一步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统一起来,认识世界以后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中更深刻地认识世界。同年,他在同《人民日报》有关同志谈话时说,报纸工作人员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
  刘少奇撰写的文章,很多都是调查研究的产物,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1956年以后,我国社会上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后,刘少奇表现出强烈的理论兴趣,并用来指导实践。1957年,他利用两个月时间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五省,对人民内部矛盾的状况进行调研。他经过调研认为,人民内部矛盾当时大量地表现在人民群众同领导者的矛盾上,处理好这种矛盾关键在领导方面。他在上海作了《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这是刘少奇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重要贡献。
  1961年,面对国民经济困难,刘少奇到湖南农村开展了为期44天的调查。为了使大家说真话,他在会议开始时说:“我是向大家求教的。这次中央办了错事,我们对不起大家,向大家道歉。但是改正错误要了解真实情况,希望大家帮助我,向我提供真实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刘少奇鲜明提出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从全国范围来讲,有些地方,天灾是主要的原因,但这恐怕不是大多数;在大多数地方,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是主要原因。”
  认真修改、精益求精
  刘少奇撰写的文章,很多都经过反复修改,体现了他思维缜密、精益求精的特点。1939年,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出版单行本后一版再版,每次再版,刘少奇都要认真校阅、修改。1962年,《红旗》杂志、《人民日报》重新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刘少奇又做了重要补充和修订。
  刘少奇修改党的七大党章时,对“任何”两字的取舍,也反映着他对撰写文章的态度。1945年七大党章,强调了保证党与广大群众联系的群众路线,强调了扩大党内民主,也就是党内的群众路线,包括党员有在一定的会议上批评党的任何工作人员的权利。对于这条内容,刘少奇反复思考,拿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动摇了几回”“任何”两字写了又圈掉,圈了又写上。他当时倾向于给党员这个权利,认为这样虽会出一些乱子,但没这一条,乱子会更多。经过讨论,大家同意新党章写上这一条,但将“在一定的会议上”改为“在党的会议上”。
  刘少奇撰写文章的态度,也体现在他修改别人的文章上。195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胡乔木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文。刘少奇对这篇文章作过两次集中修改,修改了480多处。《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收入其中一部分内容。刘少奇补充了一些重要观点,如提出中国革命的两个根本问题,增加了党成立以后工人运动的情况。他特别重视史实的准确性,完善了一些史实,他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对撰写文章的要求跃然纸上。(摘编自《学习时报》,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一级巡视员。)


 
下一篇4  
 
   
   
   

邯郸银行-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