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支行自2013年9月12日开业以来,发挥人缘、地缘优势,坚持存款和贷款两手抓、坚持储蓄和对公两手抓,促进存款和贷款业务全面发展。2015年8月15日,大名支行各项存款余额11.2亿元,平均每月增加4869.6亿元,居全行开业一年以上支行第二、邯郸市东部县域支行第一;其中储蓄存款5.8亿元,占全部存款的51.8%,存款结构合理。8月15日贷款余额6.4亿元,比年初增长220%,存贷比57.1%,存款和贷款实现了全面发展。
一、储蓄存款统筹兼顾
(一)科学选定营业网点。大名支行筹建前,筹备组人员坚持在选点上审慎、科学,创新性地绘制了大名城区各金融网点分布图,对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好中选优,较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日后业务的拓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行领导专门批示作为标准模式在全行新筹机构推广。
(二)着力营销批量业务。一是营销批量开卡业务。大名县纪委、财政、工商、检察院、交警大队、畜牧局、县一中、三中、乡镇中心校等均在大名支行办理了批量开卡业务,开卡量6000多张,为支行储蓄存款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二是营销土地征收款。2013年12月,新开业的大名支行抓住大名县政府组织土地征收的契机,积极与财政局、乡镇财政所、相关征地单位、征地村委会等对接沟通,迅速制定了宣传方案,营销土地征收款。在村里明显位置和人流量多的地方张贴宣传海报,挨家挨户宣传我行的各项免费及优惠政策,协调3辆专车接送存款百姓,经过14天的辛勤付出,吸收存款1428.5万元,打赢了一场漂亮的征地吸存攻坚战。
(三)宣传覆盖20公里。一是宣传范围广。大名支行抽调性格外向、营销能力强的员工组成宣传小组,在长期坚持走进社区、早市、商铺、超市等基础上,对照周边乡镇大型集市及庙会的时间表,对距县城20公里以内的11个乡镇、100多个村开展了现场宣传,累计发放行报近40万份。二是延伸服务。宣传小组将开卡申请书随身携带,既方便指导客户开卡,也省去了客户到营业厅填单时间。上半年,支行开卡量5600余张,提前半年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四)服务提升引客户。一是发挥大堂经理作用。支行大堂经理是整个营销过程的关键环节,是一个网点的服务灵魂,他的一言一行会给客户带来最直接的切身感受。为此,大名支行特意安排了两名沟通能力强、应变水平佳的员工担任大堂经理,行报时刻在手,政策随时介绍。在客户咨询、填单、等待时,大堂经理为客户端上热水、送上行报,介绍我行行情、惠民政策等;客户办完业务,大堂经理还会送上一份支行自制的调查问卷,了解客户对我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支行更好地巩固和改进全流程优质服务,强化客户服务体验。二是优化柜面服务。大名支行积极响应总行“不排队银行”、“快·乐银行”工作要求,着力做好服务提升工作。多数员工为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激情四射的青春活力。支行首创提出了“五心”服务,即诚心、耐心、细心、真心、爱心,这五心作为柜员为客户服务的行动指南。三是领导及时跟进。在遇到存款金额较大的客户时,大堂经理及时告知会计主管,由主管或支行领导亲自出面跟进,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对话,充分让大客户感受到“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二、对公存款抓大放小
为做好对公存款工作,根据人员实际,大名支行将对公存款营销重点放在机关事业单位,以县财政为轴,实行“跟钱走、不放松”的策略,抓大放小,对公存款不断增加。
(一)立足财政资金。大名支行紧盯财政局,关注县财政资金流向,注重信息搜集,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亲情服务等多种举措,通过多渠道、多平台疏通关系,找准切入点,有目标地公关,实现了财政存款稳步增长。
(二)紧盯项目资金。通过信息搜集,支行紧盯项目专项资金,成功营销了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系统等单位的专项资金。目前,邓丽君纪念馆、大名府城墙遗址开发等项目正在积极对接中。
(三)对接事业资金。大名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医院是当地有影响力的公立医院,通过积极对接,三家医院确定我行为基本户,医院所有业务和代发工资全部在我行结算,开户一年来日均存款达1203万元。同时根据上述三家医院申请,经总行审批及时为三家医院提供了信贷资金支持,达到了银医双赢,做到了“以存引贷”。
三、团队管理从严从实
开业以来,大名支行在业务发展的同时狠抓团队管理,在业务上,完成任务是底线,赶超先进是目标;在管理上定位于“自我加压,不定上限”。由于支行员工普遍年轻、有活力,但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不足、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可塑性强。支行根据员工各自性格特点,深挖潜力,安排合适的岗位,促使员工发挥自身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取长补短。
大名支行积极用好“邯郸银行”这块金字招牌的影响力,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八路军129师精神,立足大名,服务当地,实现了自身的科学发展。(李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