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时间66招
客户来信
朱德庸漫画选登
读书丰富人生 知识创造财富
今天你在哪一步?
该发火时就发火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05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该发火时就发火

 

                          李文海

   一般来讲,发火不好,伤身体伤感情,对人对己都不好。但具体情况应作具体分析,特别是责任在身的人。喜怒哀乐都连着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该发火时也一定要发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  近读《看天下》第六期上的一篇文章,讲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发火的情况,颇有所感所思。
    2014年1月14日,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在京西宾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因衡阳贿选案大怒,他以较大篇幅讲到此案,并将其与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联系起来。追问“衡阳的共产党员到哪儿去了?”当时他连声追问了六个“到哪儿去了?”总书记发大火了!   
      习近平在外界看来“性情谦和”、“为人平易”。但如果回忆从政履历,人们会发现,习近平在工作中,尤其是在谈及腐败等问题时,往往语气强硬、毫不含糊,处理问题时敢说敢做,甚至颇有铁腕风格。习近平讲:“拍桌子是必要的。拍桌子比不拍桌子好。不拍不足以震慑,不拍不足以引起重视。”习近平在2015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讲:“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体现到对分管方面的管理上。发现不严不实问题,都要严肃指出,敢于板起脸来批评,并督促改正。”   
    新一届政府上任一年间,仅媒体公开报道,李克强就已经两次发火拍桌子了。有一次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谈到,有一位副部级官员,村干部为了“讨好”他,一直给他父亲发放低保。“这用得着吗?难道一个副部级干部没钱供养自己的老子?说白了这就是送人情嘛,这坚决不行!”说到这里,李克强重重拍了下桌子,“所以,一定要把信息披露制度严格建立起来,防止暗箱操作,低保金的发放要像划分土地那样,让老百姓监督。”   
    前任总理温家宝给人以儒雅温和的印象,但在2008年汶川抢险指挥时,曾把电话摔了。当时,由于桥梁倒坍,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总理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朱镕基发起火来,更是毫不留情。1993年,时任副总理的他,为抑制金融失序,接连七次发文要求收缩银根,各银行却置若罔闻。于是在其后的全国金融会议上,他伸出手来,点着与会银行官员的鼻子厉声说道:“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还坐在讲台上面作报告,下面能不骂你?”   
    对下属的工作情况,朱镕基更是要求严格。某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民政会议上,有位副省长照着发言稿念到他们省“配套拨了1.5亿低保资金”。朱马上打断道:“你真的拿了1.5个亿吗?”其后他问在场的财政部一位副部长:“他真的投了1.5个亿?你们财政部有没有一个说法?”该部长说,据他们汇报确实是1.5个亿。朱说:“你讲话还很有艺术,还‘据他们汇报’!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你不能查吗?”  
     领导人的发火,是他们恪尽职守的表现,从中我们不仅看到的是他们的作风和为政风格,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不怕得罪人,敢于说真话的赤子之诚。我为他们的发火点赞。   
    眼下有些负责同志,遇到问题不温不火,颇有大将风度,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哥二哥麻子哥,团结和谐情谊重。什么正义公正,什么党和人民的利益,全都可以不顾。这些同志应当认真地看看国家领导人发火的报道,从中学点什么。   (作者为邯郸日报社原社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者为邯郸日报社原社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上一篇  
 
   
   
   

邯郸银行-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