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洛
一、犹豫不决。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的人,无论其他方面多么强大,在生命的竞赛中总是容易被那些坚定的人挤到一边。雷厉风行难免会犯错,但比什么也不敢做强。怀特·黑德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二、拖延。计划很丰满,执行很骨感。很多时候拖延就是逃避问题和懒惰。把横在面前的困难放大,望而却步,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找各种借口逃避:“无聊的工作”“苛刻的老板”“我太忙”“隔一天再做也没关系”……随之而来,我们会陷入“工作越来越无趣”“人生越来越无聊”的泥潭中。愈加懒惰,愈加消极,会掉入懊悔过去和幻想未来的陷阱中。时间累积会产生更加强烈的负罪感和自我否定,让人越来越焦虑。
三、三分钟热度。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世界上有80%的失败都源于半途而废。“三分钟热度”的人没有体验到坚持做一件事成功后带来的喜悦,因为坚持的过程总是枯燥又充满挫折的,人的天性又是好逸恶劳。“每一年伊始笔记本的前几页都写满了宏伟的计划,后面几乎都是空白……”“购买了一本好书,可惜的是到现在都还没开始读……”“下决心健身减肥,差不多在5天之后就放弃了……”失败的人都有过“雄心勃勃地制定计划,心灰意冷地放弃计划”的经历。
四、害怕拒绝。一个能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是专注目标、结果导向的人;而把“自尊心”放在第一位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所以,一个人越是百无一用,越执念于那些无足轻重的“自尊心”。
五、自我设限。这会杀死自己的潜能力。有人经常这样说:“我想做A,但我怕做不到,因为B、C、D、E种原因。”还没开始做就先否定自己,并给自己找了一堆不付出努力的理由。所有的平庸甚至失败都是自我设限的结果。在自己的心里默认一个“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这件事情我肯定没办法做好,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这种心理暗示可以帮你阻挡任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暂时维护你的自我价值感,但是,却剥夺了你的成功机会。
六、逃避现实。逃避现实者经常做白日梦,更愿意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觉得现实世界很残酷,这是逃避现实者的常见特征,在追寻白日梦的时候常常会遭受来自现实生活的打击;无法面对不确定环境——因为在自己营造的白日梦里,才能找到确定感和安全感。人的悲剧在于眼高手低。大多数人激动时佛挡杀佛,幻想中睥睨天下,日常生活中却没法鼓起勇气同每个周末早上都要拿电钻钻墙的邻居很好地谈一谈。
七、总找借口。“错不在我。”有人一旦犯了错,第一反应是自我辩护。喜欢找借口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强烈的事业心,没有执着的追求,没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压力、遇到困难,他们就不承担,也不想承担;遇到风险、遇到挑战,就退缩。不承担,要退缩,就迫使他们找借口。因为找借口是最容易的事情。
八、恐惧。他们在工作中总有这样的感受:害怕被领导批评,害怕别人觉得自己无能,害怕被别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太在意他人的评价,害怕犯错,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
九、拒绝学习。学习需要费脑子,自我成长需要不断和自己作斗争,多痛苦啊!还不如舒舒服服躺在家玩手机看电影。等看到同龄人薪资比你高、生活比你好时,你又在朋友圈感叹时运不济,成了愤青。我们从未见过,每天从早工作学习到晚,拖着疲惫身子回家的人,会过得空虚寂寞,会一生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