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1月2日,《金融时报》第10版刊发了我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志瑛同志题为《京津冀金融资源区域流动分析》的长篇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优化金融资源跨区域流动,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对于协调发展的京津冀区域来说,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一)金融资源区域流动的表现结果:现有能够反映金融资源区域流动的主要指标,银行业是“存贷比”,证券业是“证券融资额”,保险业是“赔付率”。
(二)金融资源区域流动的三大诱因:一是经济基础,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这是影响区域金融资源流动的正向因子,也是金融资源区域流动的最主要动力。二是资金价格,即利率水平。这是影响区域金融资源流动的另一个正向因子。三是金融环境,即不良资产率。这是影响区域金融资源流动的反向因子。
(三)全国视角下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流动的特征与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低一多两少一高”,即京津冀区域主要是津冀两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融资产出效能较低,贷款质量较低,银行存款资金流出较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较少,从股市、债市直接融资较少,融资成本较高。
(四)加大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流入的政策建议:打造“两高一低(发展水平高、资金价格高、坏账水平低)”的区域经济金融环境,是引导金融资源流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