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涛
前段时间在深圳罗湖开展的数字人民币首次测试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朋友圈很多人都在实名羡慕深圳的小伙伴可以有机会尝鲜“数字人民币”。那么数字人民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与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使用的第三方平台数字支付又有什么区别?鉴于目前数字人民币还处于测试阶段,这些问题还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但其顶层设计和发行理念已经基本确定,结合这次深圳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我们将其与有“石器版数字货币”之称的雅浦岛石币和现在大家都很熟悉的第三方平台电子支付在应用场景上分别做个比较,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数字人民币”听起来就科技范儿十足,它的确是为适应当今数字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新鲜事物,但你可能想不到,在太平洋上一个几近与世隔绝的小岛——雅浦岛上,当地的岛民在很久以前就创造了与我们今天的数字人民币很接近的一种货币——石币。这个面积不大的岛屿上至今仍散布着大约1.3万枚直径从30厘米到10米不等的形如轮盘一样的石币。直径30厘米的石币还能勉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直径10米的大石头可不容易挪窝啊,其实人家那些石头杵在那里压根儿也没想搬走。那怎么交易呢?原来雅浦岛人的石币已经跨越人类货币进化的好几个阶段,直接进入了数字人民币所代表的纯记账时代——只要在石头上刻上你的专属符号(雅浦岛上当时是没有文字的)——例如李四在张三的专属三角形符号后面刻上自己的专属圆形符号,这块石头的所有权就完成了转移,交易也宣告成功,数字人民币的交易与之类似,只不过是将雅浦岛人的手工记账变为了电子记账而已。与这个特性伴随而来的是雅浦岛人的石币还具备了数字人民币的另一个特征——可追溯性特征,这块石头的所有权属于过谁,看看石头上刻的那些符号就行了,而数字人民币也有自己的电子档案,实现了从发行到回收的系统后台全流程可追溯。更厉害的是雅浦岛人的石币还具备了数字人民币从发行技术上杜绝假币产生的特性。那些制造石币所需的大块石材在雅浦岛上是没有的,而要获得这些石材必须从400公里外的帕劳岛上运来,这运送和加工石材的成本就赋予了这块石币的内在价值,造假者若想“伪造”石币,需要付出的成本恰恰等于石币的价值,相当于一分钱也赚不到,从而使造假者失去了造假的动力。而每一张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背后都有一套加密算法防止其被复制,理论上讲,造假者如果想伪造一张数字人民币需要付出的成本远远超过了他可能获得的收益,从而使造假者望而却步,自己断了念想,所以我们老百姓在使用数字人民币时的安全感将大大提升。
以上帮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数字人民币,但我们还要关心它用起来怎么样?它有我们现在天天都在使用的第三方平台支付好用吗?下面我们就做个比较分析。首先数字人民币属于法定货币,支付流通受法律保护,是实打实的硬通货,不仅可以在商业银行与实体货币等值兑换,在支付过程中也不会遇到人为设置的支付壁垒。也就是说,无论是支付宝阵营的商家还是微信阵营的商家,它们的收款台可能没有对方阵营的二维码,但一定会有数字人民币的收款二维码。所以我们老百姓只要记住一句话:中国的土中国的地,到哪儿都认数字人民币。其次是数字人民币具有强大的适用性。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三方平台电子支付的使用场景是有很多局限性的,比如无法双离线使用。对于现在已经习惯了出门不拿现金的中国人来说,如果到了一个既无手机信号又无WiFi覆盖的地方,相当于一朝回到解放前,即便你有马云般的身家也只能对着几块钱一个的煎饼馃子狂咽口水。而数字人民币则不同,秉着央行出品,必属精品的传统,数字人民币作为纳入M0统计的法定货币,必须能经得起各种严苛复杂支付场景的考验。例如它的双离线支付设计意味着只要你的手机有电,即使上帝在珠峰上开了一家奶茶店,你也可以进去买杯热饮暖暖身子再下山。 (作者单位:汇荣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