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暑假里,我有幸参观了位于邯郸银行总行的冀南银行纪念馆,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史课。
冀南银行纪念馆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红色金融主题展馆,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由邯郸银行筹备承办,于2016年12月1日正式开馆。纪念馆面积1000平方米,分为抗日战争中诞生、艰苦岁月中发展、解放战争中转型、独特的冀南银行文化、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等7个展区,展示了各种票币、原始文件400余件,印钞用石板、油墨箱等实物60余件,图片资料200余幅。这些文物和资料,无声诉说着冀南银行从筹备建立到合并晋察冀边区银行成立华北银行,再到以华北银行为总行成立中国人民银行这段荡气回肠的红色金融历史;深情歌颂着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展现出的攻坚克难、勇于担当、无畏牺牲、不懈奋斗的伟大革命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冀南银行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红色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源流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金融的摇篮”。1939年9月16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通令宣告成立冀南银行并发行冀钞,要求冀南银行成为“培养抗日经济的摇篮”“保护人民利益的堡垒”。1939年10月15日,冀南银行在山西黎城小寨村和河北南宫后索泸村同时成立。1941年9月,冀南银行总行迁至涉县索堡村。在存续的9年时间里,冀南银行克服种种险阻,坚持发展生产与对敌斗争并重,大力支持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发展了根据地经济,有力支持了抗日战争胜利和全国解放,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纪念馆里,有一面烈士墙,记载了80多位为冀南银行的红色金融事业献出生命的革命志士,其中包括冀南银行的两位行长。首任行长高捷成是福建漳州人,牺牲时年仅34岁。1932年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到达漳州,高捷成参加了红军。1939年,冀南银行成立,经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亲自推荐,高捷成任首任行长。1943年5月14日,高捷成在部署反“扫荡”工作和货币斗争时,行至河北省内丘县白鹿角村,被敌人包围,身负重伤,为国捐躯。邓小平同志评价高捷成的牺牲“是我党的一大损失”。第二任行长赖勤曾任冀南银行路东行经理,1943年7月任冀南银行总行行长。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为保障供给,赖勤夜以继日,积劳成疾,1946年6月在晋冀鲁豫边区白求恩医院病逝,时年40岁。此次参观,使我重温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接受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那些刻在墙上的闪闪发光的名字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红色金融事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看到了老一辈金融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那些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年轻生命让我找到了激荡时空的青春共鸣,也让我明白了是怎样的力量指引他们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并对新时代青年寄予了厚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倍受鼓舞,深感重任在肩。“强国有我,请党放心!”这是我们青年一代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将继承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汲取勇气和力量,用革命前辈的实践和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努力学习、练好本领,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