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邯郸诗词二首
伟大的工匠精神
鲁酒薄邯郸围
事毕回复
朱德庸漫画选登
敢批评你的人,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05月0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伟大的工匠精神

 

                       李文海

  在饭店吃火锅,朋友知我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吃到最后,他给我点了一根面。我心想:就一根面啊!不一会儿,服务生推着车子过来了,从筐子里拿出一条揉好的面块,双手执其两端,迅速抖开,待一米有余,竟翩然起舞。面条像一条银练越甩越长。他变着花样,上下翻转,配着音乐,手舞之足蹈之,面带微笑,怡然自得。那一刻,简直可以让你想到杜甫笔下的公孙大娘,可以想到杨丽萍。当时我揪着心,因为这里不是舞台,是桌与桌相连,顾客来回走动的餐厅,空间十分有限,真担心他的成败。其实这都是多余的,大约一二分钟的工夫,甩面戛然而止。他双手并提,把长条面来回几个对折,轻轻地放进滚开的火锅里。面条粗细均等,吃起来甚是可口。我不由地赞而叹之。
  有句古话,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抻面,抻到如此程度,不能不让人联想到许多事情,得到很多启示。庖丁解牛,在一般人看来,那是多么枯燥无味的一种劳作,但手之所触,肩之所倚,庖丁专注于劳作之中,游刃于肯綮之间,一把刀用了十九年,宰牛几千头,竟刀刃不卷,仍锋利如初。庖丁解牛,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庖丁解牛成功的奥秘就在于“目无全牛”。事物都是由部分组成的,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个个体,它们之间的连接是有空间的,掌握了规律,便会“以无厚入有间”,“游地必有余地矣”。 庄子也许想通过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凡事掌握了客观规律,皆可做得精彩,做出趣味,做到极致,做出人生的价值。
  人们常说:“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这强调了“金钢钻”的重要性。但“金钢钻”不是天生的,是苦练出来的。哪一个“金钢钻”没有付出过汗水和心血,没有经历过艰辛和困苦。
  匠者,精巧也。工匠是某一行当的技术翘楚。说你匠心独运,那是很高的评价。工匠精神,我理解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心无旁骛,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切忌浮躁,切忌朝三暮四。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是也。
  如今的人们不大愿意当“匠”,喜欢当“将”,当“帅”,当“家”。当“将”当“帅”当“家”,当然好,但“匠”也是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凡是社会需要的,皆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梁启超先生在九十年前就曾讲过敬业和乐业的问题,他说: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他特别强调:“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元帅大将,身后能有几人塑像?张秉贵只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他的塑像矗立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之前,万人敬仰。张秉贵当了50年的售货员,把一生的年华献给了三尺柜台,把一生的心血倾注在顾客身上。
  王府井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加上物资相对匮乏,顾客通常要排长队。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效率问题。张秉贵便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一把就能抓准份量,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五两,一块不多一块不少。“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遇到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他也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计算,往往是顾客要买多少糖的话音刚落,他就随时报出了应付的款数。后来他又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即在接待一个顾客时,便问第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好招呼,做好准备。经过不断探索,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减为一分钟。
  如今时代变了,许多工作已成为人们的回忆。但工匠精神将永远不会过时。恰恰相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多么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啊!物质的东西难以永存,而精神的东西可以不灭。
  (作者为高级编辑,韬奋奖获得者,省管优秀专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邯郸银行-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