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洛
一天上班后,我让小王给上级部门送一个材料。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回复。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回复,直到中午我在楼道里看见了他。我问他材料送到了吗,他说送到了,我问他怎么送的,他说我要他找的那个人不在,他就委托办公室的人转交了。我一听,脑海里马上浮出了三个字:靠不住。此后,我不会轻易委托他去办重要的事了。
这么小的事,不回复就是“靠不住”吗?我想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别人交代我诸如此类的小事,我一般是不回复的。在我的意识里,认为办完就行了,还要回复吗?而且也没有人因为我没回复而质问我。好多年以后,还是后来我委托别人办事的时候,才有这种强烈的感觉。原来那时很难得到他人的重托,跟我不主动回复有很大关系呢。
我们经常有一些应急的任务,比如一个干部临时受命赶赴目的地,到了吗?有什么情况?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一直到要返回了才想起回复。他自以为没有必要及时回复,却不知我们很期望得到他的消息。
工作中,阶段性的进展也要及时报告。一方面要让领导和同事放心,另一方面及时反馈情况能为下一步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有人说,回复不回复,要看领导的好恶,有的领导就不喜欢回复。我问怎么回事,原来领导让他去找另一个部门的领导,他回复说要找的人不在,被领导训斥“不要回复,找见再说。”找人没找到,这算回复吗?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在我们周围,总能看到有的人办事特别靠谱,凡事都有交代,件件都有着落,事事均有回音。让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会想起他来。因为不用担心,你委托的事他一定会放在心上,尽心尽力,随时回复,绝不让你焦急等待。对这样的同事和朋友,你也会以礼相待,并以同样的重视对待对方托付的事。这就是共事双方的默契。
事毕不回复,就像任务完成了99%,只有这1% ,事情却还是没有做到位。该回复就回复,等到上级催问了,说明你的回复已经不及时了,再次催问就已经表示对你不放心了。
在工作上,只要是与你岗位职责有关的事,都要及时回复。但发给领导的信息,不回复可不一定是“不及时”,而可能是另有深意,比如你把“球”踢给了他……须知: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只是,“不表态”不是部下的专利。
执行力,是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是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在规定时限内抓落实的能力,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执行力,就是永远不找借口,就是不讲“如果”只讲“结果”,就是赤膊断剑、军令如山,就是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