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尧
《侠客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二十四句,通过对“赵客”这一侠客形象的刻画以及相关历史故事的引入和类比,使一个正义、豪爽、武功高强的侠客的形象跃然纸上,抒发了对侠客精神的向往。同时,《侠客行》诗文中的“赵客缦胡缨”“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等诗句,决定了这首诗注定与邯郸密不可分。
开头四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赵客”点明这位侠客是赵国人,“缦胡缨”“吴钩”是对他外貌的描写,“胡缨”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代表穿着,弯刀“吴钩”则是少数民族的武器,赵国地处华北,长期与北部少数民族贸易交流,早已出现了在服饰和军事上互相借鉴的民族融合现象,赵武灵王时期更是提出“胡服骑射”的政策,因此“赵客”虽然是赵国人,但是却身着“胡服”,手拿“胡刀”。“银鞍”“白马”“流星”描述了他胯下坐骑的优良。第二个四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描写侠客高超的武艺和淡泊名利的行藏。至此,一个淡泊名利、容貌俊伟、武功高超、英姿飒爽的侠客形象已经呈现在眼前。第九到第二十句“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引入信陵君“窃符救赵”和侯嬴、朱亥受人一饭之恩必报、自杀报主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精神。信陵君在离开大梁前,曾对看门守卫侯嬴和屠户朱亥大为尊敬,以高尚的品格令二人誓死效忠,朱亥成为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功臣,侯嬴在信陵君离开后面北自杀以表忠心。以这二位来类比“赵客”,对英雄的崇敬自然不必多说,对侠客的崇拜和向往更是溢于言表。最后四句,“纵死侠骨香,不愧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优秀的侠客,即使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也没有关系,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
通篇看下来,除了“赵客”这一虚构人物外,信陵君、侯嬴、朱亥等人物和故事均为历史史实,是在邯郸真实发生的事情。“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赵国人、尤其是邯郸人的慷慨、豪迈的性格,早已闻名于寰宇,古之侠客的风采也可以在今天的邯郸人之中体现出来。在邯郸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城市,只有具备勇于承担、敢于奉献、坚忍不拔、宠辱不惊的精神,才能成为当代的“侠客”,成为新时代的“时代楷模”。 (作者单位:信息科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