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4日,邯郸银行“文化助农行动”首场演出暨邯银剧社授旗仪式在邯郸大剧院举办,邯银剧社首场演出了西调经典剧目《八郎探母》,标志着邯郸银行文化助农行动正式启动。
邯郸银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2016年向肥乡区屯庄营乡申营村派出了帮扶工作队,投资50万元为帮扶村建设了拥有8个温室大棚的蔬菜园区,引进种植了吊西瓜;建设了扶贫“微工厂”,积极倡导新风尚,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做到物质、精神“双脱贫”。2016年申营村获“省级美丽乡村”称号,2017年成为肥乡区首批脱贫村。
在帮扶工作中,邯郸银行得知申营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西调”的发源地,西调由山西梆子演化而来,吸收了京剧、河北梆子、豫剧等唱腔,申营西调以独特的唱腔、铿锵的旋律、极富感染力的节奏深受观众喜爱。申营村西调剧团2012年被原肥乡县政府授予“肥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过去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更没有当做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19年仅演出15场,收入仅2.3万元。邯郸银行把资助剧团列为2020年帮扶村工作内容,将申营村剧团冠名为“邯银剧社”,计划购买文化、常年演出、回馈客户、实现多赢,创新开展“邯郸银行文化助农行动”。
开展“文化助农行动”,一是有利于创新扶贫方式,实现“农民变演员、农闲变农忙、一产转三产”的转变;二是有利于建立长期帮扶互动关系,即使扶贫攻坚战胜利结束、帮扶工作队撤回后,仍然可以常态化进行帮扶工作,留下一支“不走”的帮扶工作队;三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常态化支持剧团演出,可以提高演出档次、改善服装道具、增加演出收入,计划每年投资300万元演出100场,其中为申营村带来50万元的收入;四是有利于为邯郸银行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更好地答谢230万客户对全行业务的支持;五是有利于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六是有利于提升我市形象,通过邯郸银行石家庄、保定、邢台、秦皇岛、辛集、定州分支行,向全省客户进行答谢演出,有助于践行异地分支行“展邯郸形象,为全省服务”的经营理念。 (蔡瑞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