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中小银行资金清算对账工作优化研究
优化营商环境
合规从点滴做起
支行风采
对拒收人民币现金说不
邯郸大剧院2024年2月份演出信息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银行资金清算对账工作优化研究

 

刘 蓉 王 荟
一、中小银行资金清算对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清算账户管理存在风险。一是清算账户的操作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在清算对账领域的内部控制较弱,并且缺少有力的外部监督,常常存在资金记账平账调账人员兼做对账岗位、授权人员,不能充分掌握整个对账过程、调账凭证与调账依据一一对应等问题,手工调账的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存在调账串户的风险。二是清算账户的道德风险。清算过渡账户具有金额大、交易频繁、核对复杂等特点,各种无法查清的长期挂账,也往往成为商业银行利润操纵、隐蔽风险的场所。
(二)对账方式过于单一。中小商业银行资金清算对账主要依赖业务明细核对这种单一的核对方式,缺乏足够的可靠性,如果系统故障或者对账流程出现异常,缺少有效的替代方案进行二次校验。
(三)清算过渡账户余额缺少核对。网联、网上支付等交易具有不间断运行的特点,导致这类账户金额大、交易频繁,核对工作较为复杂。在实务中,资金清算的过渡账户中常常存在大量的资金对账不及时,甚至长期得不到核对。
二、中小银行资金清算对账工作问题的成因
(一)清算对账的内部控制不完善。一是商业银行对于支付结算领域的内部控制往往侧重于前台交易,对于后台的清算环节,管理部门常常认为是银行内部流程而不过多关注。二是执行对账工作的部门,制度长期缺位,人员流动性差,关键环节的对账方法仅被少数业务人员掌握,其他人员不过问,不了解。三是外部监管虽然也在逐渐关注商业银行内部账户存在的风险,并开展了内部账户的专项检查,但是这些检查很难触及这些账户的实质问题。
(二)中小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低。一是中小商业银行受制于技术手段的不完善,标准化的对账系统中缺少余额核对的功能。而系统出现故障时,仅仅依赖明细对账存在很大的风险。二是余额对账功能开发难度大。在对余额对账功能进行个性化开发的过程中,对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开发过程耗时耗力。因此,很多中小商业银行直接忽略账务核对这种对账方式。
(三)清算账户余额对账存在困难。一是行内系统与网联、人行等合作方系统日切时间不同步,按会计日期比对有困难。二是网联交易、网上支付交易的日常交易量巨大,内部清算账户存在金额大、交易频繁、核对复杂等固有特点,获取账务核对所需的实时数据极为困难。
三、优化中小银行资金清算对账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内控,构建全面对账管理体系。一是完善会计精细化管理。对会计科目及内部账户,特别是清算账户的核算内容、记账模式、账户使用权限等方面予以控制,真正构建起核算集中、风险可控、管理精细的账务核算体系。二是建立清算对账管理制度。确立对账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明确对账岗位的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的权限、关键岗位人员的轮岗,梳理对账的步骤和程序,完善异常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减少错误或欺诈行为,提高对账工作的效率。三是提高清算账户的监控力度。对账执行部门是第一道防线,日常工作中要做好风险排查,防范垫款、长款风险;账户管理部门是第二道防线,要加强管理力度,组织专项检查,及时清理长期挂账;内部审计部门是最后一道防线,增加对清算账户的检查频率和范围。
(二)科技赋能,建设现代化对账平台。一是加大政策对科技投入的支持引导,增加新产品、新系统的预算支出。二是建设现代化对账平台。现代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应该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对交易状态、异常业务全面监控预警,使交易、对账、调账工作实现闭环,将人为操作风险降到较低的水平。
(三)探索创新,迭代对账方法。本课题组成员基于实践经验,采用“在途资金法”,对“网联跨行资金清算”“网上支付跨行资金清算”过渡账户的余额进行核对,能够实现每个工作日完成对上一日交易的核对,为调账工作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四)精细操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在总行设置清算过渡账户,并核对每日余额。二是每日查看各个清算、对账场次是否成功。三是分析汇总在途资金报表与差错报表,确认差错交易并进行纠正差错处理,确保足额及时精准调入客户账户,大大提高银行资金的运行效率和客户资金安全。
(本文为2023年河北省会计学会科研课题摘要。作者单位为邯郸银行总行营业部)

 

 
3上一篇  下一篇4  
 
   
   
   

邯郸银行-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