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隆真(1894—1931年),原名郭淑善,回族,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人。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革命家,是北方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1931年春,她和邓恩铭等同志一起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郭隆真坚贞不屈,5月4日清晨,惨遭杀害,时年37岁。
郭隆真自幼便热爱读书,极具反抗精神,她说服父亲让她同哥哥一样进私塾读书,不学女教书籍,宣讲妇女解放,坚决不肯裹脚。她查阅字典,反复斟酌,最后用了“隆真”这个名字,意思是从落后的封建礼教中隆起,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勇敢地去追求真理。1909年,15岁的郭隆真便与父亲一起在家里办了一所女子小学“元城县女子小学”(大名县旧称元城县),该校是大名县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小学,也是河北省农村的第一所女子学校。1913年,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来大名招生,郭隆真毅然报了名,她常和邓颖超等同学一起探讨国事,一起研究妇女问题。从此以后,郭隆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暴之中。
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后,郭隆真和刘清扬、邓颖超等一起筹备成立了有600多人参加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女界爱国同志会组织了多次游行示威,郭隆真总是活跃在队伍的最前面,她曾三次被捕,每次出狱后都立即投入战斗,成为当时天津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的著名领袖。
1919年9月16日,周恩来、郭隆真、邓颖超等20余人开会,决定成立觉悟社,出版刊物《觉悟》。
1920年11月7日,郭隆真同周恩来、张若名等人一起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路。1922年,中共旅欧支部成立,郭隆真于1923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郭隆真与李富春、蔡畅等15位同志被中共旅欧支部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进行短期学习。
1925年5月,郭隆真奉调回国,在李大钊负责的北方区党委领导下工作,被党组织委派到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妇女部工作,任妇女委员会委员,创办《妇女钟》《妇女之友》刊物。1926年,郭隆真在党的指示下于北京西城创办了缦云女子学校,担任主持人。1927年春,奉系军阀大肆残害北方的革命势力,郭隆真被捕入狱,判处12年徒刑,经组织营救,于1928年底释放。
1929年春,党中央派郭隆真赴东北工作。郭隆真以家庭妇女的身份进入哈尔滨中东铁路三十六棚总厂,活动于工人运动的前锋。1930年3月,郭隆真被调回沈阳。不久她被选为中共满洲省委委员,满洲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当时的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在总结中东路工人斗争经验时,称郭隆真是“工作上最积极,在政治上又正确的大姐”。
1930年,山东青岛的党组织遭破坏。1930年6月,党中央派郭隆真前往青岛任山东省委委员,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负责重组党组织,任省委妇委书记。经过郭隆真与陈少敏等同志的共同努力,不仅重建了党组织,而且还连续发动了几次罢工。先后创办了《红旗报》《海光报》等革命刊物。11月2日,郭隆真在海边四方村与一女工骨干密谈时,引起特务怀疑,被反动当局作为“共产党重要分子”逮捕。 1931年5月4日凌晨,郭隆真被绑赴济南刑场。敌人在行刑前还不死心地对她说:“现在你只要说出共产党的秘密,便可获得自由。”郭隆真坚定地回答:“宁可牺牲,决不屈节!”她高呼革命口号英勇就义,年仅37岁。 (邯郸市民宗局张丽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