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版面导航
|
|
春和景明时节,我们肥乡区作家协会一行5人驱车到田寨和魏村观赏梨花,进行2019年第一次采风。
当我们驶进美丽乡村田寨时,小牛已经在迎宾道嵌有“中国田寨”的标牌边等候。他引领我们到盛开梨花的田园徜徉。伏梨花粉色的花苞迎着和煦的春风在枝头轻轻颤动,鸭梨白色的花朵沐浴着暖阳发出淡淡的清香。我们迈进梨花的田野就像鱼儿游进了大海,心情畅快,惬意非常。郑永涛用相机在梨树间选取美景,我和志鹏情不自禁举着会旗亲密合影。志红和王辉形影不离宛若两只蝴蝶在繁花之中飞舞……惹得其他游客前来驻足观看。久违了的放松心弦,对我来说真的有点不适应。我心情愉快地漫步到田寨湖畔,驻足、信步,观碧水荡漾,赏垂柳依依,望拱桥弯弯,听流水潺潺。田寨每年清明之前,早早就进入了“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旅游旺季,周边市、县游客也不约而同前来观赏梨花,放松心情。每隔十二年,田寨人还会以一种“桥仙庙”民俗形式,做新年祈福。这之于我又是一个美丽的期待。
在驶往采风第二站的毛演堡乡魏村路上,小牛边开车边向我叙述下一步他对田寨村发展的美好设想。他说:最好的景点是“人”,如何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逗留是今后需要做的一篇大文章。然后,他向我介绍前面村庄名称:卜寨、崔庄、水柳庄、魏村。进入魏村,胜利已等候在进村的十字路口,他作为向导带我们走进村北边的梨花田野,漫步在松软的土地上。我与胜利聊天,得知农民种植梨树每亩每年可收入6000至9000元。时值夕阳西下,站在东边尽头处,透过开满白白梨花的梨树上空遥望夕阳落辉,景色很美。我们纷纷用手机或相机留下了那落日的倩影。我独自在梨花点点的树丛中,沉思良久,几十年前,魏村、崔庄等都属于崔庄公社,全县倒数第一。我父亲主动请缨到崔庄公社担任公社书记,团结带领公社班子和崔庄公社各村庄社员们,修桥铺路,灌溉农田,促进生产,经过三年奋战,崔庄公社成为全县的红旗公社。后进变先进经验现场会在崔庄公社召开。父亲累倒了。村民们为纪念他,把从崔庄公社门口延伸往南途经几个村庄的长长马路命名为“玉英”路。我们离开魏村梨花田地沿着嫩绿色麦苗田埂走向魏村北面民有渠时,小牛说了句话:“背靠梨树好乘凉”,正是前辈们打下的基础,奠定了当今村民发展的基石。正是当地党政部门“一届当作两届干,一年当作两年用”的诺言与实践,有力提升了田寨及魏村乃至全区人民的幸福指数。
我们踏上蜿蜒向东的民有渠堤岸,被民有渠两侧高大直立的白杨树所吸引,这看似普通又并排生长的白杨分立在民有渠两旁,挺拔的白杨守护着民有渠的两岸,尽责履职,有一种深邃的美感。我想:我们会共同努力,通过手中的笔将家乡的美丽传播到整个河北省,传到全中国。
(作者单位:人行肥乡支行,作者为肥乡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